(转自:锂电焦点)股票场内配资
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作为动力电池核心材料,凭借其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2000次以上)和低成本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2024年5月数据显示,磷酸铁锂电池在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中占比已突破80%,在储能电池领域更是占据94.4% 的绝对主导地位。 据行业预测,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量将达237万吨,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3.13%。这一增长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储能产业爆发以及海外市场接受度提高三重因素的强力驱动。
湖南裕能
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06月23日,法定代表人为谭新乔,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是一家其他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处于存续(开业)状态。公司人员规模800 - 899人,参保人数898人,注册资本75725.307万元,实缴资本75725.307万元。该公司是瞪羚企业(2023)、高新技术企业(2024),也是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以磷酸铁锂为主,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公司在湖南省湘潭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四川省遂宁市、贵州省福泉市、云南省安宁市设有五个生产基地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磷酸盐正极材料占比高达98.34%。这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制造,受到新能源汽车企业青睐。随着技术成熟和市场需求增加,公司市场竞争力有望持续增强。不过在2024年1月至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58.79亿元,同比减少了53.74%,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68.18%。
总结:
产能规模:2024年有效产能72.6万吨,市占率超30%,连续四年全国第一,产能利用率101.3%(行业第一)。
工艺路线:高温固相法,主打高压实密度(≥2.6g/cm³)产品。
客户:宁德时代(主供)、比亚迪(主供)股票场内配资,占二者份额40%-50%。
新增布局:竞得磷矿探矿权,推进一体化降本,2025年规划产能92.32万吨。
凭借绑定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策略快速扩张,2023年产能超30万吨。产品以高压实系列为主(≥2.6g/cm³),适配高端动力电池需求。
技术特点:高压实密度(≥2.6g/cm³),自供磷酸铁,黄家坡磷矿2025年开采。
江西升华
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注册资本147,000万元,是专业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上市公司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432)的子公司,目前控股股东还包括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位于江西省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313.4亩,拥有江西宜春、四川射洪两个生产研发基地,具备磷酸铁锂产能30余万吨(宜春20万吨改扩建中)。
客户合作生产的磷酸铁锂具有高压实密度、高容量、长循环寿命等性能优势,技术指标及产业化水平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通过电池行业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鹏辉等客户认证,实现批量供货,并荣获2021年二季度CATL供应商质量优秀奖。战略布局2021年牵手宁德时代,成为其战略参股公司,共同在四川射洪打造一期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及二期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项目2。2025年3月11日消息,宁德时代拟以4亿元认购江西升华新增注册资本3.39亿元,并取得江西升华本次交易交割完成后基于完全摊薄基础上18.7387%的股权。增资完成后,富临精工持有江西升华的股权比例将由97.9211%减少至79.5719%,江西升华仍为其控股子公司。
总结:
产能规模:现有产能14.42万吨,2025年扩至30万吨/年,草酸亚铁工艺降本。
工艺路线:固相法+草酸亚铁工艺,无需碳热还原,碳包覆均匀。
产品优势:高压实密度(3.82万元/吨溢价),2024年净利同比增173%。
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富临精工子公司)
产能规模:公司正在建设年产20万吨新型高压实磷酸铁锂及配套主材一体化项目,总投资额高达50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7.5万吨)6条生产线已于2024年9月全面投产;二期于2024年12月初启动建设,预计2025年5月实现首线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磷酸铁锂单体生产基地之一。
产品特点:专注于高能量密度型产品,主打高压实密度(≥2.4g/cm³)、高容量和长循环寿命特性。产品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已通过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企业的认证。2024年8月与宁德时代签订长期协议,2025-2027年期间宁德时代每年将至少采购14万吨,预计年产值达40亿元。
工艺路线:采用全流程一体化生产模式,配套主材自给能力,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核心工艺涵盖机械化学活化及高温固相烧结技术路线,并积极推进“智改数转”(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战略提升品控水平。万润新能万润新能是科创板上市公司,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是国内较早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和研发的企业之一,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磷酸铁等。公司深耕磷酸铁锂正极十余载,产品不断升级迭代,2011年开始研发和产业化磷酸铁锂正极,并开发了上游原材料磷酸铁,2022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2023年实现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小批量出货,第五代高压实产品给客户送样验证。市场地位行业增长与竞争格局据EVTank数据,2018 - 2023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出货量从6.6万吨增长至163.8万吨,2023年同比增速为43.4%,仍维持高速增长。从竞争格局看,湖南裕能2023年市占率为32%,德方纳米和万润新能分列第二、三位,2023年市占率分别为14%、10%,其余磷酸铁锂正极厂家的市占率均在10%以内。测算显示,2024 - 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正极的需求量分别为230、303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46%、32%。产品出货情况2024年万润新能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为22.82万吨,同比增长39.07%。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源于万润新能磷酸铁锂销量同比增长了138%,公司方面表示目前产能利用率相对较满。产品优势技术改进与性能指标公司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参数和工艺参数,通过金属离子体相掺杂技术、引入高分子碳源技术、高性能磷酸铁锂制备技术等,对磷酸铁锂进行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的改善。公司磷酸铁锂产品的压实密度、0.1C放电比容量、首次充放电效率、循环寿命等性能指标优异;磷酸铁产品铁磷比适中,约为1,可以避免产生含铁的磁性物质,从而避免对电池的K值或者安全性造成影响。同时公司生产的磷酸铁水分含量≤0.5%,水分含量低,主含量比较稳定,且BET适中、磁性物质和杂质含量低,物相比较纯,各项性能指标优异。新产品研发目前公司高压实密度产品正按照既定研发进度有序推进中,验证进展顺利,公司将加速放量进程。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公司已布局研发聚阴离子类型化合物、层状氧化物类、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部分型号已实现数百吨出货,被广泛应用于储能或启停电源领域,还成功研制出更高压实密度的钠电产品。产业链布局公司上游布局涉及磷酸铁、磷酸、磷盐、磷矿石等多个环节:磷酸铁产能布局根据招股书,公司本身有磷酸铁产能,之外,子公司湖北宇浩和鲁北万润也有磷酸铁产能布局。产业链循环一体化项目2023年12月,公司与保康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保康国投与公司成立一个合资公司,保康国投以具备约定生产能力的磷矿矿业权(含探矿权及采矿权)、选矿厂及其他磷化工业务经营主体的股权和资产入股,在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超过30%。合资公司的产品布局包括磷酸铁锂、磷酸铁、磷盐、磷酸、磷矿石等。财务状况2024年年报情况2024年万润新能实现营业收入75.23亿元,同比下降38.21%;归母净利润亏损8.70亿元,连续第二年亏损,但亏损额较2023年有所收窄。主要原因是主营产品磷酸铁锂虽出货量增长,但受市场供需格局变化及碳酸锂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行影响,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而归母净利润收窄主要源于公司加强经营销售管理、成本控制、采购管理、库存控制等,本年度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减少,以及预计未来产能利用率提升,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相关资产减值同比减少。德方纳米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磷酸铁锂领域的龙头企业,发展历程丰富。2007 年成立,早期自主研发多种纳米材料,2008 年将纳米化技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开发出纳米磷酸铁锂产品,2009 年通过国家 863 计划电动车动力电池试验室考核测试。旗下佛山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1 年 07 月 06 日,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法定代表人为唐文华,人员规模 800 - 899 人,参保人数 846 人,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 5000 万元。过往业绩表现2024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43.41 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16 亿元,同比减亏 50.59%。营收下滑和净利润亏损主要归因于磷酸铁锂市场持续承压以及行业竞争加剧。此前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225.6 亿元,同比增长 355.3%;实现归母净利润 23.8 亿元,同比增长 188.4%;而 2023Q1 实现营收 49.4 亿元,同比增长 46.6%,但归母净利润为 -7.2 亿元,同比下降 194.2%。现金流与负债情况公司现金流状况较为复杂,前两年大发展时大量垫入现金,2023 年大量回收资金,2024 年上半年又出现净流出。2022 年进行了超百亿规模的大额净融资,其中股权融资规模较小,大部分为债权融资,导致有息负债高企,目前正在适当去杠杆优化财务结构,但亏损状态下去杠杆需谨慎。产品布局磷酸铁锂纳米磷酸铁锂是公司核心产品,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动力汽车、储能等领域。公司采用自热蒸发液相法制备,具备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等优点。2024 年上半年产量达到 11.55 万吨,同比增长 31.23%,销量 10.58 万吨,同比增长 13.28%,产销基本保持平衡。磷酸锰铁锂作为新一代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优异的低温性能、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等优势。公司在该领域有效布局,多款搭载相关电池的新车型已陆续面世,其磷酸锰铁锂产品已通过下游客户验证并率先实现大规模供货,性能和产能规模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还投资建设了年产 50 万吨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补锂剂补锂剂是固态和半固态电池的重要材料之一,能够显著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及低温、快充等电化学动力学性能。公司投资建设了 4.5 万吨新型补锂剂项目,补锂剂产品的推出丰富了公司产品线,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行业竞争格局市场地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格局逐渐呈现龙头企业竞争状态,德方纳米是其中之一。国内其他主要生产商包括富临精工、天津磷酸铁锂、力神磷酸铁锂、动力盈科等。虽然行业竞争激烈,但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在车用动力电池领域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使用安全等优势,市场需求广阔,公司拥有领先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和独特的自热蒸发液相法技术,具有较高的产业竞争力。研发创新公司持续加大科研创新投入,2024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到 1.86 亿元,新增申请专利 124 项,新增授权专利 19 项。截至 2024 年 6 月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达到 719 项,累计授权专利 140 项。技术创新是公司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有助于公司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目前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业已形成多梯队竞争格局:以江西升华、湖南裕能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产能>20万吨)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巨头;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将是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助力,是政府对行业管理的智囊和助手,电池材料分会成立后将对电池及材料行业标准以及对产业急需开发的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等提供判断与建议,是联系政府和产业界的桥梁与纽带。欢迎电池、汽车、储能等产业链相关企事业单位加入电池材料分会大家庭,助力我国“新三样”蓬勃发展、占领新能源行业制高点。联系人:曹 勇电话:135-2104-0836(同微信)邮箱:781457870@qq.com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将在2025年9月21-23日江苏常州(或苏州)举办“2025磷酸盐系电池、磷系材料技术与市场大会暨超快充用负极材料技术创新论坛”,信息如下:大会时间:2025年9月21-23日(21日报到)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 中国电池工业网大会赞助报名:135-2104-0836(同微信)大会地点:中国•常州(或苏州)支持单位:征集中......协办单位:征集中......展商单位:征集中......其它赞助:大会总冠名、分会场冠名、晚宴冠名、手提袋、椅背、胸卡等。
转自:市场资讯股票场内配资
大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